精神与物质的辩证法——晋江金井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侧记

发表时间: 2020-07-10 09:59:00 来源:晋江新闻网
字体:[][][] [打印][关闭]

  红土岭有一座“鲍鱼小屋”,既是海洋科普主题民宿,也是围头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前段时间夜里,这里灯火通明,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想着怎么在线上把鲍鱼卖出去。村支书助理蔡奕凡说:“文明实践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使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精神变物质,大家一起奔小康。”

  大学生新实践

  围头号称“海峡第一村”,港阔湾深,水质优良,年产鲍鱼400万公斤,产值超2亿元,品质在东南沿海数一数二。

  眼看丰收在望,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酒楼餐馆不再上门收购,零售价一跌再跌,养殖户资金链濒临断裂,业者生计颇成问题。随着海水温度的上升,鲍鱼减产、病亡的风险陡然增大。

  渔民急,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更急,如何纾解乡亲心头之痛,成了他们朝思暮想的问题。洪万亚曾用微信卖鲍鱼,尽管平时小打小闹,但疫情防控中或许就是转危为机的一条蹊径。支书助理蔡奕凡、“四点钟”学校教师林月济、村务工作者洪嘉奖、金门青年洪超雄等大学生走到一起,自发成立“电商八人团”,有的搞策划,有的搭平台,有的找渠道,支部宣委吴宏霈成为“御用”摄像师。支书洪水平听说年轻人敢想敢干,不禁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围头大学生“电商八人团”。

  洪水平参加过文明实践培训班,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对大学生说:“把鲍鱼卖出去就是大功,支部支持你们,我这个支书也听你们指挥。”他还说,“线上卖鲍鱼就是网络助农、智力支农,这是更高层次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养殖户不善言谈,一说上镜就躲。怎么办?大学生们也不客气,硬是让洪书记带头,把他赶进直播间。3月以来,老洪上抖音、走快手,挖鲍鱼、烹小鲜,说环保、讲故事,忙得不亦乐乎。支书的示范带动了乡亲,小有名气的“网红”吴洁君、经济报女记者许春等人都成了围头的志愿者、代言人,微信、抖音、快手、淘宝、天猫和闲鱼,都成了鲍鱼攻城掠地的前沿。直播打造品牌,线上带动线下。到5月下旬,围头滞销的鲍鱼基本售罄。合作社理事洪节约说,“随着线上拓展,无论鲍鱼养殖还是销售,都将发生变化,从淡旺季变成一整年。”然而,他们的志向不仅于此,在他们眼中,红色历史、绿色渔村、蓝色海湾、白色沙滩和金色产业,都有IP,都是品牌,都可成为他们为家乡父老建功立业的阵地。

  “五色围头”辐射着闽南渔村的魅力,流传着梯航万国的故事,留下了海疆抗倭的史迹,经历过金门炮战的烽火,见证着海峡两岸的变迁,多元文化水乳交融、历久弥新,在资源整合中成为乡风文明的源头活水,与乡村旅游、研学实训紧密互动,养育围头人的家国情怀,吸引四面八方的人们;大学生电商“八人团”、 金沙湾海上义务救生队、国防教育基地老兵教官组、西山姐妹文明劝导队……志愿者如雨后春笋,使文明实践聚人气、有活力、能持续;每月一次的“党员主题日”、“村民主题日”、“双拥主题日”,雷打不动,严肃活泼,让围头群众和驻军官兵参加文明实践有了接地气的内容、易参与的途径。

  洪水平说,文明实践要把党员干部融进去、村居百姓引进来,使“围江姓氏一家亲”的邻里精神、“8·23炮战”的红色精神和“爱党、爱国、爱军队,为乡、为民、为家庭”的“三爱三为”精神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小乡村生态美

  海洋生态好,鲍鱼品质才能好。“围头故事馆”二楼有一个小讲堂,老党员、老民兵、老渔民和小学老师、养殖户常在这里讲台风、潮汐、洋流和水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在寻常讲述中润物无声。

  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保护生态的,还有三坑村。

  走进三坑,只见古榕成荫,遮天盖地,村口一幅大标语夺人眼球——生态乡村“森”呼吸,绿色三坑“林”距离。森林村庄,美好生态,推门见绿,四季有花,不仅是三坑人的生活梦想,更是他们的文明实践。

  在支部一班人看来,文明实践是新思想的群众实践,应该紧密结合村庄实际、群众生活来开展,建设森林村庄能够得到村民拥护、便于动员群众参与,自然就成了“大格局”的一个“小切口”。10多年前,三坑发现一个以6棵百年古榕为核心的亚热带雨林群落,村里筹巨资建起占地50多亩的生态公园,使祖辈留下的生态财富得到妥善保护,为三坑成为全国“生态文化村”立下头功。从中尝到甜头的村民懂得了什么叫 “人与自然和谐”,明白了什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森林村庄的积极性如潮水高涨。他们依托这片古榕,种下几百株新树木,建起绿茵茵的足球场,营造小而美的微景观。新植的榕树与古老的香樟、黄连、合欢藤根缠绕,你中有我,健壮着三坑村的“生态之肺”,也提升着三坑人的生态意识,爱护古榕、保护环境深深地融入三坑人的血脉。

  生态好,卫生也要好,森林村庄建设带动了人居环境整治。“村里把每月主题党日作为文明实践活动日,发动党员和志愿者开展家园清洁行动。”支书施子墩说,“我们组建了一支护路志愿服务队,39名党员人人参加,带动不少群众。每条路的卫生、绿化和照明都划区域包干、由党员认领,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在每月人居环境考评中,金井镇往往名列前茅,三坑村常常摘金夺银。

  坑园自然村的一个角落,原本堆满碎石、脏乱无序,在去年的环境整治中,村民们就地取材铺地建埕,巧妙地以一口古井为中心,营建“乡田同井”微景观。村民说,我们喝这口井水长大,虽然现在都用自来水,但留下古井就是留住乡愁。

  走进三坑,“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丰富多彩的宣传画点缀着墙、映衬着花。金井镇宣委苏明春说:“传播新思想不能满堂灌,应该接地气、贴民生,努力做到渠道可及、内容可悟、实践可行、愿景可期。”

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志愿者在身边

  六月骄阳似火,老人心中如水清凉。在镇里组织的免费体检中,镇村干部、医护人员和健康志愿服务队对老人关怀备至,行动不便的车接车送、送检上门。

  金井镇共有55支志愿服务队,近7000名志愿者,哪里有需要,“红马甲”就在那里。去年,金井镇依托文明实践所建立志愿者协会,至今已开展400多场活动;今年,他们又把这些团队整合成10支专业小分队,“新时代讲堂”、“家国情”、“温度金井”、“平安金井”、“文艺轻骑”等小分队活跃在社区、乡村和基层,使服务的范围更广、功能更多。

  在石圳村,每天一早都能看到“红马甲”,或洗刷公厕,或清理海滩,或修剪绿植。这支成立4年的服务队,从1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带动了不少乡亲。李长江既是旅澳乡贤,也是石圳志愿服务队队长,他说:“开展志愿服务,不仅奉献爱心,还能融聚乡情。”今年防疫最吃紧的时候,许多志愿者走上前台。看到理发店关门谢客,三坑村“90后”理发师苏培进想出上门理发的办法,召集一群同道加入志愿服务队,把群众的需要送到乡亲家里;看到村里人手紧缺,埔宅村外来员工林国涛天天都去帮忙,把村子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志愿者为村民义务理发。

  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要打造一支群众身边永远不走的宣传队、服务队,如同海上义务救生队队长吴聪敏所说的那样,“救生队员总在游客身边,志愿服务总在群众身边。” 

  记者_蔡培仁 文图

     
责任编辑: 蒋 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