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文明村镇

磁灶敬老院的那些事儿

发表时间: 2017-10-27 16:04:00 来源:晋江新闻网
字体:[][][] [打印][关闭]

  

  又到一年重阳佳节。和往年一样,连日来,磁灶各村(社区)都在忙着开展重阳敬老、爱老活动;磁灶老人们也以自己的方式,欢庆着重阳节的到来。

  日前,在岭畔村举办的磁灶镇第十六届老年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来自磁灶各村(社区)的20多个老年文艺团体自导自演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舞台上,老人们载歌载舞,不仅对外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通过演出与大家分享了晚年的幸福。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磁灶全力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磁灶已建成镇级敬老院1座,村级敬老院10座,在建村级敬老院10所,预计全部建成后,全镇托老床位可达1300张;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13个,其中,省级示范1个,泉州级示范点4个,晋江示范点5个;老年活动中心实现全镇26个村(社区)全覆盖。

  本期《新磁灶》,就让我们讲一讲磁灶尊老、敬老、助老、爱老的那些事,与大家分享磁灶老人的幸福。  

  关键词:老有所养

  村居代表:下灶村、岭畔村

  敬老孝老成风尚 老人每月领取养老金       

  每月15日,又到下灶村发放养老金的时间,村里的几个居家养老站里早早聚集了不少老人。

  一张圆桌旁,老人们人手一本类似存折的“领银证”,有说有笑地排着队,将“领银证”交给工作人员,经过简单的签字盖章手续,很快领到了钱。“这是村里给老人提供的养老保障,大家都感到很满意。”收起刚刚领到的养老金,70多岁的吴阿伯笑着说。

  1996年,时任下灶村党总支部书记吴海水简办父亲丧事,用省下的资金创建了“下灶村老年人福利基金会”,每月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他的这一善举引起村里许多人的共鸣,大家踊跃捐资,当年就收到善款100万元。此后每年,看到基金会实实在在为老年人办实事,在吴海水家族、村两委的带头捐资下,越来越多企业家、群众参与了进来。

  直到今天,下灶老人每月领取养老金的“好康事”已整整持续22年,全村老人累计领取养老金达1241万多元,该部分资金全部来自下灶村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

  “让村里每个老人享受幸福晚年,实现老有所养是海水老书记创建基金会的初衷,也是基金会得以维持多年的原因。”下灶村委会主任吴景伟表示,如今在下灶村,捐资敬老、助老已成新风尚。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我为别人,明天别人为我。”下灶村民吴连治简单一句话,道出了下灶人的心声。从基金会创办至今,吴连治一家累计捐资近60万元,捐资人也从爱人吴孝明变成儿子吴培基,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在下灶实现了传承。

  在磁灶,每月给老人发放养老金的还有岭畔村,在这里,敬老、孝老的风气同样浓厚。

  2010年初,岭畔村社会各界捐资1000多万元成立晋江首个村级慈善机构——岭畔村慈善基金会。和下灶一样,该基金会成立后,每月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

  “村里老人领取的养老金,从最初的每月每人150~250元,到如今的每人每月200~300元,老人的生活有了实质性的保障,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岭畔村主任吴吉祥表示,得益于敬老、助老风气的形成,越来越多企业家、爱心群众自愿参与到村里的养老事业中来,虽然慈善基金会成立至今7年多,已累计发放养老金近千万元,但养老善款不降反增,目前基金会仍有社会捐资2000多万元。

  吴吉祥告诉记者,在岭畔村,老人们除享有慈善基金会每月准时发放的养老金外,近年来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持续深化,还有越来越多村民通过简办婚丧喜事,将节省的资金用于给全村老人发放敬老金。

  记者了解到,目前磁灶多数养老机构的运行费用大部分来自社会捐赠及移风易俗省下的资金。截至目前,磁灶已有近半的村(社区)设立村级老人慈善基金,定向用于养老事业发展,一些养老机构甚至还出现了“老人越住越多,吃得越来越好,账上的钱却越来越多”的“聚福”又“聚财”现象。

  

  关键词:老有所依 

  村居代表:大埔村、洋宅村、东山村、下官路村、洋尾村 

  建起现代化敬老院 老人畅享免费吃住   

  从独居老宅,一个人料理生活起居;到入住村里敬老院,不仅有众多老厝边相伴,还能享受免费吃住。对于如今的晚年生活,今年70多岁的大埔老人吴大爷直言“晚年有了依靠,很安心”。

  2012年,大埔村筹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敬老院,100多位和吴大爷一样年满70周岁的大埔老人搬进了敬老院,开始享受免费吃住、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养老服务。

  走进大埔敬老院,在一楼餐厅,宽敞舒适的就餐环境连接着开放式厨房,敬老院请来专业厨师为老人搭配饮食、提供可口的三餐;为方便老人起居,还聘请多名家政人员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

  在敬老院的起居室,不仅配套有床铺、衣柜、沙发、茶座、热水器等,还提供全新的洗漱用品、床上用品等,老人带上换洗衣物便可直接入住;在每间起居室外的墙上都装有一个警报灯,老人如遇到突发情况,只要按下房间内的紧急按钮,警报器便会不停闪烁发出警报,工作人员可通过安装在敬老院内的30多个监控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在敬老院的娱乐室、阅览室里,玩棋牌、听戏曲、读书看报,老人们还能尽情地享受幸福多彩的晚年生活。

  “这样的晚年生活,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吴大爷说,入住敬老院5年了,每天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没有了独居的那份孤独寂寞,多了老厝边们的相伴相依,让他真切感受到了老有所依的幸福。

  和大埔村老人一样,能够搬进配套齐全的敬老院,享受无偿或低偿全托养老服务的,还有洋宅村、东山村、下官路村、洋尾村等多个村的老人们。

  在下官路村敬老院,90多位入住老人在这里共度晚年,舒适的居住环境、贴心的养老服务,让每位老人倍感幸福。

  “敬老院里吃得好、住得好,心情也好,入住一年来,我都胖了不少呢。”今年86岁的下官路老人傅乌坚笑着说,相比于在家中养老,让她感到开心的,还有敬老院里有众多的姐妹伴,每天大家一起说说笑笑、休闲养生,日子过得充实又快乐。

  傅乌坚告诉记者,虽然老人们齐聚敬老院集中养老,但这不仅没有影响家里的后辈们尽孝道,反而带动了孝道文化的形成。入住以来,敬老院每天都会有不少老人的子女带着水果前来看望老人,平日里老人们接到儿孙们嘘寒问暖的电话也比以前更多了。大家都笑言,住进敬老院后,感觉子女们都比以前更有孝心了。

  在洋宅村和洋尾村的敬老院里,村里满足入住条件的老人,在敬老院享受一日三餐、免费(低偿)住宿等全托照料;未能满足入住条件的老人,每天也可以到这里享受免费午餐或开展文化娱乐活动。

  洋宅村干部李金科介绍,养老事业的开展,不仅让生活困难的老人实现了老有所依,针对全村老人实行的“免费午餐”,更让老人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也让外出的年轻人感到放心。

  “看到老人们在敬老院住得开心,越来越多老人的子女通过践行移风易俗,把省下的钱捐到敬老院来,不仅让老人们感到欣慰,更觉得脸上有光。”洋宅村敬老院院长李天杉说。

  在东山村老年人公寓,有48位68周岁以上的老人入住,除吃、住等养老服务外,村里还委托专业社工机构,安排3名社工常驻公寓,每周定期组织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记者从磁灶镇民政办了解到,除上述几个典型村居外,再过不久,随着前尾村、苏垵村、新垵村、大宅村、官田村等一批在建敬老院的落成投用,又将有更多的磁灶老人实现老有所依,相伴畅享幸福晚年。

  

  关键词:老有所乐  

  村居代表:磁灶社区、下灶村、官田村等

  居家养老站里笑声多 老年生活多姿多彩  

  每天上午10点左右,磁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都会迎来数十位的社区老人,他们或闲坐一起泡茶话仙,或围坐牌桌前打牌娱乐,或相约琴室弹唱南音。

  说起居家养老站的服务,今年80多岁的吴老伯赞不绝口,很快打开了话匣子。“这里不仅给老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好处多着呢。”吴老伯笑着说。

  原来,作为省试点居家养老服务站,从2011年开始,磁灶社区依托居家养老站给村里1000多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每年组织老人到磁灶中心卫生院进行免费体检,得到了老人们的广泛赞扬。除免费体检外,老人们说,有了居家养老站这个平台,大家还经常开展文娱活动,定期组织学习看报,不仅生活中有了玩伴,晚年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在这里,记者发现,养老站里不仅有宽敞的活动场所、日间照料室,还有配套齐全的南音室、棋牌室等,每个角落,都能听到老人们欢声笑语。

  磁灶社区居委会主任吴海源告诉记者,养老站创建后,一些独居的老人还把这里当成了家,主动添置厨具设备后,就在这里开伙,现在每天固定在这里搭伙吃饭的老人不在少数。

  在磁灶,类似磁灶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共有13所。此外,全镇26个村(社区)还实现了老年活动中心全覆盖,这些养老场所成为老人们欢度晚年的“幸福巢”。

  在下灶村,村里建起了3所居家养老服务站,不仅为老人提供了文娱平台、免费午餐、日间照料等养老服务,还每年组织老人集体出游,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在官田村,居家养老站成了老人们最爱的去处,大家不仅可以相约这里打桥牌、麻将、台球等,还可以相伴看传统戏剧、听养生讲座、组织文娱活动。

  依托养老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等平台,磁灶每个村(社区)的老人们还组织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老年文艺团体,他们中有的打起了腰鼓,有的跳起了广场舞,有的唱起了南音(什音),晚年生活既充实又欢乐。

  磁灶镇老体协负责人吴建兴告诉记者,磁灶辖区目前有老年广场舞队近30支,腰鼓、军鼓队各20支左右;此外,还有老年门球队、南音协会、太极拳表演队等。近年来,镇里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镇老人参与的老年文化艺术节,磁灶各片区每年至少开展7至8次以片区为单位的老年文体娱乐活动,各村(社区)自发开展的老年活动更是不计其数。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娱乐活动,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营造出了老有所乐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老有所安  

  村居代表:磁灶社区、岭畔村

  医养结合暖心助老 呵护老人安享晚年  

  在磁灶社区养老院,这里与磁灶其他多数村的养老机构不同,主要接收、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院内不仅配备有医疗室、医用电梯等完善的硬件配套和100个标准床位,还有一支18人的专业医疗护理团队。

  “牵手专业医护机构,试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也能为老人的家庭实现减负。”磁灶社区养老院总经理吴水民说,养老院2014年投用以来,已累计服务三四百人次,成为磁灶乃至晋江及周边县市不少失能、半失能老人安享晚年的不二选择。

  在养老院5楼的一间护理病房内,年近百岁的吴老伯入住已有段时间了,由于身体部分机能衰退,他只能长期卧床。类似吴老这种情况的,大多村级养老机构因条件限制无法接收。但在这里,为更好地照顾吴老,以及类似情况的老人,养老院不仅安排专业护工24小时看护,还每天定时为老人翻动、擦洗身体,喂饭、喂药等。

  吴水民告诉记者,养老院现有的18名护理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其中包括1名持证的临床医生和3名专业护士,可为入住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护理服务。为解决老人家属的后顾之忧,养老院还安装实时可视系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实时查看老人的在院情况。

  在磁灶,和磁灶社区养老院一样主要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机构还有岭畔村敬老院。

  记者在岭畔敬老院采访时,巧遇正陪着腿脚不便的老伴爬楼梯锻炼的黄阿婆;阿婆身旁,一名护理人员全程陪同,三人有说有笑亲似一家。

  今年80多岁的黄阿婆告诉记者,她家里经济条件其实不差,只是儿孙们都在外忙事业,偌大的房子只有她和老伴两人居住,他们也因此成了独居老人。不久前她不小心磕碰了腿脚没法下厨,老两口为此饿了大半天,听说村里的敬老院接收独居老人,还有专人护理照料,这才萌生了入住的念头。

  “住进敬老院我才发现,原来敬老院的好还不仅是有人照料。”阿婆笑称,每天有人准备好新鲜可口的三餐,吃完饭还有人帮忙洗碗,换下的衣服有人帮忙清洗,每隔一段时间还有医护人员上门体检,这样的生活要搁在以前,可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岭畔村主任吴吉祥介绍,敬老院目前仅有30个床位,已基本满负荷,主要接收服务村里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生活困难的独居老人,属于公益性的养老机构。为更好地照顾老人,敬老院还聘请6名专职护工,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

  记者从磁灶镇了解到,为让更多老人能够安享晚年,今年以来该镇还携手晋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在磁灶社区、大埔村试点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一方面依托医院更专业的医护团队、更先进的医疗设备,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水平;一方面针对农村在家养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推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也能安心养老。

  

  浅谈磁灶养老发展

  典型带动 全民参与 养老品牌持续优化   

   在磁灶大宅村,村里去年启动建设的敬老院目前已经完成内外装修,再过不久就将投用。谈及建设敬老院的初衷,大宅村主任陈长清直言,看到磁灶其他村(社区)的养老事业做得有声有色,他们当然也不甘人后。

  近年来,在磁灶大埔、东山、下灶、洋宅、岭畔等养老典型村的示范带动下,磁灶辖区各村(社区)发展养老事业已成为一种新风尚,推动着磁灶养老品牌持续优化、提升。

  回顾磁灶养老事业的发展,磁灶镇一方面立足镇情村情,鼓励各村(社区)因地制宜,针对老人需求开展养老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培育典型养老机构,示范带动各村(社区)养老事业发展。磁灶村级养老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营造出了浓厚的社会养老氛围,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间慈善力量主动参与敬老、孝老,把养老当成一项民生事业常抓不懈,共同推进。

  “由于磁灶外出经商人员较多,留守独居老人现象较为突出,年轻人在外打拼有了经济基础,但对家中独居的老人始终放心不下,镇里最初提出发展养老事业后,很快得到社会各界和各村居的关注。”磁灶镇长王志宏表示,从2011年开始,磁灶每年安排3至4个村级养老机构进行培育,并将此列入镇里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抓落实,以点带面推进村级养老机构建设。

  同时,磁灶镇还经常性组织各村(社区)主干或老人到一些做得较好的村级养老机构参观学习,并结合各村(社区)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让社会各界看到村级养老服务成效,形成共鸣,愿意主动参与到村级养老事业中来。

  “磁灶镇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除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外,更得益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磁灶镇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专职副书记蔡建东说,近年来,磁灶把移风易俗和发展养老事业并行推进,不仅实现传统陋习的转变,也迎来慈善文化的发展。

  在推进村级养老机构村村“开花”的同时,磁灶镇还根据各村经济实力和需求不同,引导采用适应本村实际的养老模式,逐渐发展形成了提供日托、全托、医护养老结合等多元化服务的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养老事业的发展,磁灶村级养老机构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为更好地满足辖区老人的不同养老需求,目前镇里还在试点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希望借此进一步完善磁灶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进磁灶养老品牌建设,让更多磁灶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王志宏说。

本期策划_方锦枞 钱健铭 赖自煌

本期执行_赖自煌 秦越

通讯员_李玲玲 文图

     
责任编辑: 张 燕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