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幻灯新闻

安海仁寿村有这么一位有心人 建红砖古厝 藏万本百家古籍

发表时间: 2017-07-31 10:30:00 来源:晋江新闻网
字体:[][][] [打印][关闭]

  晋江新闻网讯 安海仁寿村村民朱永平收藏了上万本古代书籍。他二十岁左右,大专毕业就开始接触收藏。

  “当时还谈不上是收藏,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到玩伴那儿去玩,他向我展示了好多他收藏的外国钱币。我感觉很稀奇,心里就产生了收藏的念头。后来,我慢慢留意这东西,一有机会就到福州、上海、厦门等地邮币市场逛,接触到邮票、字画等时,一有闲钱就买下中意的收藏品。”朱永平告诉记者。

  投资百万 

  建仿闽南红砖厝 

  当今,别墅、洋式楼房等新式建筑正流行,而在农村里竟有一位安海人用上百万资金去投建一座仿闽南传统风格的大厝:他追求的是传统气势,恢宏合理的格局和精工打造的部件,他在怀旧中追寻着历史文化的灵魂。为建此厝他花了不少心血,不仅布局自己设计,而且建筑物件都是从省内外订购,就连施工都亲力亲为。

  今年48岁的安海仁寿村村民朱永平正是这座“古厝”的主人。“闽南古建筑红砖厝承载着我小时候的记忆,忘不了孩提时,总喜欢在下雨的时候,蹲在古厝的角落边,听听雨声,用手去感觉雨水滴答的声音,想想就觉得特别温馨。”

  记者一踏进这座古香古色的当代“古厝”,就被一个小天井吸引住了:小天井四周种满了兰花、铜钱草、铁皮石斛、空气凤梨等多种花草,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

  这座“古厝”内部不仅有小天井,还有两间边房、一个古韵十足的大厅,大厅两侧各有大房一间,为主人的起居卧室。整座大厝的材料几乎由砖、石、木料组成。厝脊双挑的燕尾凌空,更是寄托着一种出外人的思乡恋巢之意。

  朱永平说,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大多数人会选择建新式建筑,但他还是觉得古建筑比较有韵味和禅意,这是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闽南风格的三开间仿古厝也比较适合本地,梅雨季节不会太潮、打滑,而且自然通风。朱永平还说,建这座古厝做好防虫防蚁很重要,而且还可以传承古建筑的建筑工艺。

  十余年 

  收藏古书上万本 

  朱永平不仅对闽南的古厝有种特殊的感情,而且收藏了上万本古书。他告诉记者,他收藏的古书主要都是清末民国时期的,其中还有一本是明末的,加起来大概有上万本。

  原安海收藏协会秘书长汪先生告诉记者,朱永平收藏的古书涵盖了医学、佛经、养生、文物书、地理等,品相还不错,且精心管理,这就是收藏人的专注和执著。

  “收藏古书已经有10多年了,我觉得古书一来可以研究,二来还可以当作史料,而且有些手抄本的古书字写得又小又漂亮,看了心情就非常好。”朱永平还特别喜欢收藏朱子文化的古书,如《朱子文集》《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之类。

  “收藏的古书里,时间最早的我也记不大清楚了。目前还没有进行分类,有的放在书柜里,有的放在樟木箱里,有的放在书桌上。每一本古书,我都会用一个透明塑料袋包装起来。有时候,还会拿出来翻翻看,如有破旧了,再进行修补,又放回原处。”朱永平说。

  谈及收藏古书的初衷,他说,就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一种爱好吧,兴趣所在”。这些古书大多是从广东、北京、宁德、福州等全国各地淘回来的。

  “我收藏的这些书籍,拍卖行把它称为古籍善本,我更习惯称之为‘古籍线装书’。”朱永平坦言,但收藏是个“水很深的行当”,要有深厚的知识和充足的资金,当然,他在“玩”的过程中,也交了不少“学费”,后来改收藏较直观的书籍。

  记者还了解到,朱永平对藏书管理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用樟木箱和防虫药喷剂进行防潮和防蟑螂方面的工作。

  将扫描古书 

  供爱好者阅读 

  “接下来,有时间的话,我打算将这些古书都扫描起来,放在网上,供爱好古书的朋友或者学生免费阅读,这样就可以让大家多了解一些关于古代的知识。”朱永平表示。

  “再次踏进这座富有韵味的屋子里,又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好像见到它的另一个面孔,再一次惊艳了我。屋子的主人还是那么谦和,看他小心翼翼地从一个个樟木箱和玩古柜中拿出珍藏的书心喜地翻看着,时间仿佛就此停住了。”家住安海的琼子说出了对这座“古厝”的感觉。

  在安海最西隅静谧的小山村中,朱永平不为宣扬自己,不抢社会眼球,默默与时空相互守望,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执著,感动着许多安海人。

  (记者_林雅芳 文图)

     
责任编辑: 张 燕妮
分享到: